
1月16日,2021年朔方人文科学大讲堂首讲在贺兰山天籁艺术村大象公社举行,宁夏油画学会主席孙立人、北方民族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国画系副主任李峰、心理治疗师魏娜做客朔方人文科学大讲堂,以艺术与生活为主题,就“如何读懂一幅画”开启一场线上直播讲座。
画作作为一种艺术形式,可以构成人们精神世界风花雪月的一面,让欣赏者感受到人生之美好、生命之隽永、情感之旖旎和万物之神奇。但对于没经历过专业学习和训练的艺术爱好者来说,读懂一幅画似乎很难。那么,该如何读懂一幅画呢,16日的朔方人文科学大讲堂上,3位嘉宾分别从自己的角度为市民作了讲解。
孙立人认为:“一幅画代表着作者对生活、创作的一种态度。一幅画与读者见面,读者用心感悟这幅画时与作者的感受一致,就读懂了这幅画,但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感受。这个过程中,是读者自身的经历对作者的解读,它不会有标准答案,也不应该有标准答案。”
李峰表示:“一幅画作的完成,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、作者倾注的思想感情和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;读者本身是具有一定阅历的,在辨别一幅作品的时候,一幅画就是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这个世界的门。”
魏娜则认为,“当一件艺术品被展览、展出,在一个特定的场所被看到时,它一定有一个被读懂的需要。艺术来源于生活,绘画作品以艺术和形象的语言反映了生活中的一些物象,人们看后产生‘似曾相识’‘身临其境’或‘深有同感’‘感同身受’的共鸣,对这幅画就会印象深刻。”
朔方人文科学大讲堂由宁夏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,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、宁夏大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。朔方人文科学大讲堂自2013年启动以来,先后进行了近70期讲座,涵盖国学、心理、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。(银川日报 记者 鲍淑玲)